基本概况  档案法规  档案征集 
 校史日志  编研利用  兰台世界 
 
基本情况
 档案馆(校史办)简介 
 馆藏综述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工作人员 
 兼职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基本概况>>档案馆(校史办)简介
延安大学校办(档案馆、校史馆)简介

 

2013年9月学校党委决定延安大学档案馆与校史合署办公,是为教学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公共事业单位。2020年7月学校党委决定将档案馆、校史馆业务并入校办。现有工作人员8人,内设两个科室,承担着全校档案征集、管理与服务校史馆日常维护及管理

1、档案馆历史与沿革

延安大学的档案事业是伴随着学校的诞生和发展逐步完善的。1941年9月延安大学正式成立,虽然未设立专门的档案馆,但由干部处材料科管理文书与人事档案,由教务(育)处教务科(室)管理教学科研档案。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西北民大时期。这一时期延安大学的档案虽然经历了1947年3月到1948年6月的战争考验,但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1945年9月抗战胜利前的档案原件保存在中央档案馆,抗战胜利后至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时期的档案原件保存在陕西省档案馆。这些档案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高等教育史重要的历史凭证和研究资料,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目前学校档案馆只保留这部分档案的少量复制件。

1959年,延安大学文书档案室正式成立,隶属于延安大学党委办公室。1982年,在全国恢复整顿科技档案工作之时又增设了科技档案室,暂由文书档案室人员兼管。1986年10月14日,为了加强对我校档案工作的管理,在原有档案室的基础上成立延安大学综合档案室,隶属于校长办公室。2002年5月9日,我校成立了延安大学档案工作委员会。2002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了延安大学档案馆,为处级建制单位。2013年9月,根据学校党委的决定,档案馆、校史馆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合署办公。2016年7月,根据学校党委决定,将高等教育研究所划归发展规划处,原档案馆、校史馆保留不变,正式命名档案馆(校史办)。2020年7月,学校党委决定,将档案馆、校史馆管理职能并入校办。

随着我校各项事业的不断繁荣和深入发展,延安大学档案事业在有限的工作条件下,不断取得可喜成绩。1989年,延安大学综合档案室工作表现出色,获陕西省先进档案工作集体称号,并作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典型受到全省表彰通报。2002年,延安大学档案馆在陕西高校档案检查工作中,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档案馆综合实力步入快速化发展阶段。档案馆总建筑面积拓展为400多平方米,库房面积约占280多平方米。档案库房安装档案密集架100组,防磁柜1台,配置了温湿度监测仪、吸尘器和防火等设备,安装了库房与办公走廊监控设施,办公条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同时,档案馆业务建设逐步向科学化、信息化道路迈进,档案馆更新了原科怡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新近引入了上海新影捷公司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全面开展了相关建设项目,并于2011年完成馆藏全部档案案卷目录级、卷内文件级的数据库建设工作。2012年,延安大学档案馆在陕西高校档案检查工作中,再次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在年终学校组织的综合业绩考核中,档案馆位列全校业务单位第一名,被评为学校2015年五个优秀单位之一。

2016年,档案馆主动适应新阶段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制定了馆藏数字化建设规划,启动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目标,科学引领档案馆事业在新阶段取得新发展。十三五期间,档案馆以提升档案馆服务能力为主线,以确保档案绝对安全为底线,加快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实现档案馆工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18年,在陕西高校档案检查工作中,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档案馆部分搬迁到新城新校区,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新馆工作也逐步步入正常发展中。

2、校史历史与沿革

延安大学校史资料整理及校史研究工作始于1944年。1944年6月,延安大学教育处编印了《延安大学概况》,从沿革整风运动与学校的改造教育方针组织学制与课程教学教员学员民主生活生产劳动等十个方面,总结概述了学校的历史与现状。这是目前所看到的最早的校史研究资料,原件分别存中央档案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学校校史馆。1950年在延安大学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之后,教干处处长林迪生专门写了篇《延大校史简述》,发表在校刊《民大生活》第31期。这是目前所见第一篇公开发的有关校史研究的文章。1965年学校党委决定征集校史资料,准备有组织地研究和编撰校史,并派专人赴北京拜会了学校首任校长吴玉章,得到了吴玉章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在京的一些老校友也向学校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校史资料,初步奠定了校史研究的基础。此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此项工作中途中断。

1982年,老校友、时任全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林迪生重返母校,明确提出学校要组织力量征集延安大学校史资料,研究、编撰延安大学校史。学校党委对这一建议非常重视,决定组成以学校顾问王云风为负责人的校史资料征集小组,开始有计划地在全国各地广泛征集校史资料,进行校史研究。并于1984年刊印了《延安大学学报·校史资料特辑》。

1987年,为迎接建校50周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校史研究与编撰工作,成立了以王云风为主编、牛兴华为副主编、富锦华为顾问的校史编委会,并抽调高杰、曾鹿平、齐国林、惠璧森负责延安大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校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校史编撰工作,抽调刘建德、马志昌、刘平安负责建国后学校校史的研究和编撰工作,抽调刘东珍、王平娜负责资料管理工作。

在上述同志的艰苦努力下,1988年9月校庆前夕,《延安大学校史》初稿完成,并分上下册内部印刷出版了征求意见稿。1994年年初,校史编委会又对校史稿进行了修订,将原征求意见稿上下册合并为一册,并交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了迎接学校建校七十周年校庆,2006年7月,学校党委决定成立延安大学校史编撰与校史馆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任命曾鹿平为主任、王军为副主任,抽调专门人员,进行校史资料征集、校史研究和校史重新编撰工作。同时,重建延安大学校史馆。

在校史办的组织下,延安大学校史陈列馆于2007年8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9月23日初步建成。校史馆总面积为960平方米,展线长度350米左右,共有展板230块,展出照片、图表1727幅;各类实物466件,其中有一半左右为珍贵历史文物;展出艺术品三件,场景复原4个,蜡像4尊,著名人物塑像8尊;半沉降式校本部沙盘一个,另有幻影成像、虚拟翻书、电子触摸屏等高新设备6套,校史馆还装有气体灭火设备和电子监控设备各一套。

延安大学校史馆自2007年9月23日开馆以来,先后接待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原教育部部长周济、袁贵仁,原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原国家轻工业部原部长曾宪林,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茅、朱之鑫等重要领导人及韩国原总理李明赞、马来西亚教育部长等一批外国政要。多次接待原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先后接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众多兄弟院校,累计接待量近十万余批次。

校史馆建成之后,校史办根据校党委和行政的决定,立即组织力量转入《延安大学史》的编撰出版工作,并于2008年9月20日,圆满完成了《延安大学史》的编撰出版工作。《延安大学史》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定,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在全国高校校史中是唯一的。随后校史办又组织建设了鲁迅艺术文学院院史展延安大学红色收藏展,组织征集了大量的校史资料,组织撰写发表了一批校史研究的论文和著作。

 

 
   
 
联系我们 | 校内链接 | 校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