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鹿平
军地院校双拥共建工作,是指军队高等院校与地方高等院校之间开展的双拥共建活动。地方高等院校和军队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军地高等院校都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场所,它们的主体既是军队和地方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又是未来军地建设的骨干力量。所以在军地院校开展卓有成效的双拥共建活动,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保障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同,长期以来双方各成体系,相互联系较少。自1991年起,延安大学与驻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西安陆军学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安武警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学院等军队院校,广泛开展了以“共育‘四有’新人,共建‘双拥’模范大学”为目标,“高起点、深层次、多形式”的双拥共建活动。双拥共建工作为各自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提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一、增强军地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为使人才培养工作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军地院校不仅都要对青年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更应该时刻把握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正确处理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革命人生观教育,使其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军地院校双拥共建工作的着眼点,首先是发挥军地院校德育教育的传统优势,把对双方学员进行卓有成效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革命人生观教育放在首位,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双方学员强烈的军政军民团结的意识。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是延安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之一,也是延安双拥运动和军地院校双拥共建的开拓者之一。五所军校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素质,都有组织学员到延安进行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传统。军地院校的共同点与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为其开展双拥共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延安大学以其创办的进行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窑洞大学,作为五所军校组织学员到延安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地,不仅为其提供食宿便利,还提供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学的师资和影视教材及其他教材。二炮工程学院与延安大学合作编写出版《延安精神与培养接班人》一书,作为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基本教材。军地院校的结合,有效改变了军队院校学员过去来延安教学只限于一般参观的范畴,增强了理论教育的分量,提高了五所军队院校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质量和层次。
军地院校的双拥共建活动,是军地院校相互行为、相互关系自觉性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优势互补,相互影响,相互帮助,藉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一般来说,军队院校的学员纪律严明、作风严谨,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人生观较地方院校的学生更为强烈。同时,他们在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学员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套非常成功和科学的经验。而地方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知识面也相对较宽。因此,双方通过在双拥共建中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拓宽人才培养的视野、思路和渠道,增强军地高等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双拥共建的二十多年中,延安大学先后派出20多位班主任和辅导员赴二炮工程学院采取随学员队培训的形式,与学员同吃、同住、同活动,感受军队院校学员的好思想、好作风,学习他们在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延安大学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延安大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系统化方面,确立了以五门公共政治课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其中军事训练就是其中一门重要课程。从1992年起,西安陆军学院开始承担起延安大学学生军事训练与教学工作,此后该学院每年都选派思想素质、军事素质和理论素质较强的教官对延安大学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他们不仅给延安大学学生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质和国防理论,而且言传身教,带来了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通过军训,延安大学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纪律观念有了显著提高,为其顺利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西安陆军学院还帮助延安大学建立了国防教育陈列室,来延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西安陆军学院官兵还为延大师生进行军事表演,有力地促进了延安大学学生军训水平的提高。2006年,延安大学被中央军委、教育部评为全国学生军训先进集体。另外,延安大学除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五所部队院校学习参观、慰问联欢之外,着重利用这些部队院校学员来延安学习、考察、拉练等活动之机,开展向解放军学习活动,请官兵作报告,介绍部队院校学员学习、生活情况,同在操场一起操练,同在舞台一起演出,同在餐厅一起就餐,让军人的精神在校园发扬光大。二炮工程学院还资助延安大学,共同在延安大学校园建设了“同心园”,并在园内建立了双拥共建纪念雕塑,这不仅是延安大学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对延安大学学生进行双拥教育的基地。延安大学学生能在校园里感受到人民军队对人民的深情厚谊,时刻不忘双拥的光荣传统。
延安大学学生中有40%的贫困生和20%的特困生。二炮工程学院党委向全院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发出交纳特殊党团费的倡议,资助延安大学36位特困生完成大学学业;并捐助40台计算机,帮助延安大学改善办学条件。学院政治部将受资助的延大36位特困生的资料下发到各个学员队,号召学员们与这些同学结对子,全院官兵积极踊跃捐款,先后捐款的官兵有5000余人,体现了人民军队无私奉献,情系人民的高贵品质。同时,延安大学许多特困生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在二炮工程学院广大学员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学员们表示,在军校学习无衣食和学费之忧,更应该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成为合格的军人,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关爱。通过军地院校双拥共建这一纽带,双方学员联结在了一起,对双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军地院校教学科研的质量水平
无论是军队院校还是地方院校,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都是其不能动摇的中心工作。军地院校的双拥共建活动之所以能够深入持久地开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地院校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性。军队系统的由各级各类指挥学院、技术学院、政治学院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网络,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军事科技研究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地方院校同样具有自已的体系和鲜明特色,尤其是学科设置更齐全、教学和科研力量更强大、专业领域更宽广。二炮工程学院是我军唯一的一所战略导弹技术学院,科技力量雄厚,人才济济;第四军医大学更是一所军内外著名的医科大学,其教学和科研实力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是有相当影响。由于延安大学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教学和科研基本条件较差,很难适应陕北老区发展对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要。因此,在双方双拥共建的二十余年中,主要是几所军队院校帮助支援延安大学改善教学科研基本条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二炮工程学院在与延安大学双拥共建的二十多年里,以对老区人民和老区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利用自己科技力量雄厚和人才济济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帮助延大改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为延大培训各类业务骨干,帮助延安大学进行电化教育中心的装修设计、安装调试及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赠送一批仪器设备,帮助建设“电化教育实验室”和“电磁实验室”,先后为延安大学代培了4位硕士研究生,派出博士团到延安大学开展现场教学和学术活动。特别是l995年6月,二炮工程学院援建了延安大学“信号与控制实验室电子测量分室”,这个实验室已经建成为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成以来,延安大学信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计算机等相近专业近2000名师生,在该实验室进行了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除了完成6门专业实验课程的正常教学任务之外,还完成了20多项省、部、局、校级科研项目,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50多篇。其中由该实验室主持完成的防汛指挥系统——水情信息自动采集和传输控制器,成功应用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山西榆次和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局雅安信息采集分中心的国家示范工程,并获延安市政府200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该项目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科研推广计划项目。目前,这个实验室已经成为陕北地区电子通信与电子学、电磁场理论与应用、信号测量与控制、计算机与自动仪表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基地。2002年9月,利用二炮工程学院捐助的40台计算机,延安大学在信息学院“信号与控制实验室”建成了“计算机通信实验分室”。
第四军医大学将延安大学医学院学科建设,特别是对附属医院医疗、科研、教学建设的支持和帮助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二十多年来,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唐都医院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以共建为平台,广泛开展政治共建、业务共建活动,派出了大量的专家、教授帮助延大附属医院提高医疗和科研水平,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合作,为延大附属医院代培硕士、博士生和其他医疗技术人员。由于西京医院、唐都医院是军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医院,他们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支持和帮助,有效地提高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水平,使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不仅成为陕北地区最大也是水平最高的医院,同时综合实力在全省综合医院排名中也名列前茅,由三级乙等医院建成为三级甲等医院,为陕北老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延安大学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五所军队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延安大学已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综合实力比较雄厚的省部共建院校和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及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使这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大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三、增进大学生国防观念和军政军民团结意识
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以及履行国防义务,关心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国防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有许多途径,但我们认为,军地院校双拥共建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途经。双拥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可溯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初始时期,兴起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成熟期延安时期。双拥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党政军民大团结,对于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体现了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以及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反映了军民魚水深情的新型军民关系。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双拥活动有了新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双拥工作以“军民共建”的形式出现。90年代初,双拥工作以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共同的政治基础,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基本要求,以促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为主要目标,讲求实效,狠抓落实,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双拥运动在延安兴起时期就有军地高等院校参与其中,著名的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后并入延安大学)和部队艺术学校的双拥共建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延安大学在新时期与驻陕军队院校的双拥共建也有着历史的渊源,但这更是对双拥运动新领域的开拓,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深化双拥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军地院校的学员都是军地的优秀青年,他们是未来军队和地方建设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他们的国防观念、军政军民团结意识,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军地未来的建设事业,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更大范围的军政军民团结,以及全国双拥运动的深入开展。事实上,延安大学与驻陕军队院校开展双拥共建二十多年来,学生的国防意识、对人民军队的感情、军政军民团结意识明显增强,很多毕业生都将到部队工作做为自己人生的理想,而且到部队后能很快适应部队尤其是一线部队的艰苦生活,以至于广州军区、兰州军区等军队大单位连续多年专门派人来延大招聘毕业生。多年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参军入伍在延安大学无须动员,对于参军入伍学生一直很勇跃,每年都苦于指标太少,不能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因此,延安大学与驻陕军队院校开展双拥共建二十多年来的历程表明,军地高校双拥共建活动,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也有利于全国双拥运动的健康发展和不断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此文刊发于《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