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蕊 淮亚莉 冯淑洁
一、高校红色校史档案育人主题和思路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校之本,2014年12月29日,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延安大学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吴玉章也曾指出“延大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且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较早提出延安大学办学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善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打造“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存史资政育人”是高校档案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红色校史档案育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档案本身是对学校历史精神传承、学术文化影响、行政管理延续的记录,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成的好教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让这些珍贵档案活起来,让档案变得有温度,可感可触,让红色档案行走在中国大地上,充分发挥档案人物、档案故事感染人、教育人的功能和作用,如何拓宽档案育人渠道,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完善档案文化的协同育人机制,同时结合时代特点,探索创新实践宣传育人方式方法,是高校育人工作一直在思考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延安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综合性大学,它的办学实践在当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我党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同时也对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事业的创立、改革、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延安大学史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特殊的政治地位。延安大学的校史,不仅是对一个学校的历史档案记录,它还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的历史,是我党高等教育最早期的在延安的实践探索的珍贵记录,它承载了学校的历史底蕴和育人理念。当今社会,延安大学的档案、校史育人的时代价值日益凸显,充分发挥延安大学红色档案育人功能,发挥校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新时代的传播优势,在档案现场通过展览展示平台——延安大学校史馆以及校史宣讲、直播等面向青年学生、新老校友、社会公众等开展大学新生入校教育、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校友回访母校、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实现育人效果。
二、高校红色校史档案育人实施方法和过程
高校红色校史档案育人工作不断创新模式方法,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档案宣传育人在结合传统媒体及传播方式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融媒体时代受众接受方式、喜好转变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扩大传播主体人员范围,调整叙事主体的表达视角,叙事主体从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一人称,加强传播实时性、互动性体验,叙事方式采用场馆内沉浸式感受,身临其境,这些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更愿意接受的变化。
1.创新育人传播手段方式
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直播等不同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档案宣传展览,达到教育人、影响人的作用。 校史馆、档案馆充分利用现有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结合网络、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的特点优势,不定期推出红色档案育人素材和新闻报道,利用网络直播等手段,进行实时互动,结合受众喜好的形式营造育人氛围。利用网络优势和红色校史档案资源与其他高校多地联动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在青年学生中产生良好影响和效果。
依托红色校史资源制作音视频、针对青年人的接受习惯喜好以高雅艺术的形式进行育人实践。现已推出岭上花正红专栏推出十期视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吴玉章——一生奉献教育大业,周恩来与延安大学,陆续并入延安大学的五所学校,劳动熔炉育新人,破茧重生——延安大学恢复重建始末,路遥与延安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延安大学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等等短视频形式的红色育人元素的传播效果良好。2023年10月31日邀请校史专家曾鹿平走进校史馆讲校史、2023年11月7日邀请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讲解专家苏雅琳为学生讲解员进行专业培训等内容,同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线上观看直播人数均达到2000余人,教育影响更多人。
建设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虚拟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和延安大学鲁艺师生排演的《白毛女》剧场演出内容的VR体验版块,借助VR超时空虚拟体验手段和AR增强现实技术手段,通过历史场景还原的方式,达到数字与虚拟相结合的视觉感受,为受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感,让历史档案可感可触有温度,在具体的实践体验中育人化人。
馆内设置了无人值守参观讲解系统,打开手机的蓝牙和GPS功能,微信扫描二维码,用手机就可以自助定位进行参观讲解。建设延安大学校史档案线上虚拟展览馆,一比一全景展示校史馆不同展厅、不同板块、不同展板的照片、资料、实物、音频、视频等内容,配合解说、背景音乐等,让观众足不出户,手机在手即可随时随地走进延安大学校史馆,感受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2.组建校史宣讲团
通过教师带学生讲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会以达到育人目的。通过档案宣传进课堂,进教室,走到学生身边,入脑入心,将档案带到同学们身边;叙事主体为学生,让学生给自己的同学讲档案故事更具感染力,青年影响青年,让更多的学生受教育;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面向社会公众和新老校友进行展览、宣讲,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档案宣传教育新型模式,发挥育人功能。
宣讲内容主要有四部分:国家领导人、社会名人、革命英烈与延安大学的故事及延安精神的当代传承。国家领导人主要有毛泽东、周恩来、李鹏、江泽民、习近平同志与延安大学的故事。文化名人主要讲述吴玉章、周扬、江隆基、李敷仁,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两国军歌的朝鲜中共党员郑律成等的故事。延安时期延安大学共有 157位革命英烈,他们教书育人,成绩斐然,他们牺牲奉献,用实际行动指引我们前行。如行政学院院长王凌波、陕公流动剧团团长黄天、青年音乐家朱杰民、秉承大哥遗志的瞿坚白、……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延安精神的当代传承主要讲述延安大学的第一位外籍教师克阿的故事、把一生奉献给延安人民的好医生孙联珍、著名作家路遥、石墨烯应用第一人郭守武、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陈宝宝……他们是新时代延安精神的传人,他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延安精神的血脉。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故事的娓娓道来,让学生更深刻的接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3.利用第二课堂和现场课的形式进行育人活动
学校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将延安精神熔铸师魂,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体两翼”延安精神育人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现场教学和践行活动为两翼,培养“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利用校史馆现场教学场地的突出优势,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动互通,同上一堂课。2023年9月20日,在教育部举办的“慕课西部行”活动中,延安大学承办的教育部和陕西省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的教学活动在校史馆进行,与上海大学、井冈山大学三地联动互通,“在新闻历史的现场讲述新闻史上的人和事”,以延安大学首任新闻班班主任范长江的新闻活动和新闻人生为主题,讲述范长江新闻人生中的重要实践和事件,强化学生的现场体验感和情感认同,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延安精神特质的养成。除此之外,学校衍生的校史课程也成为备受学生喜爱的选修课,而校史馆正是重要的上课场地。2023年11月29日,淮亚莉老师的教师口语课走出教室,走进校史馆,开展“学校史、知校史、讲校史”现场教学课,将口语表达方式方法技巧训练与红色校史档案内容相结合,达到双重育人效果。开展“共绘校史沿革图”“校史故事分享”等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三、高校红色校史档案育人主要成效和经验
校史馆是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校史馆先后接待了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孙春兰等近20位国家领导人和韩国原总理李明赞等一批外国政要。接待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各级各类师生达40万余人次,仅2023年7-8月,就接待参观254批,5083人次,对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各类高校青年学子,香港保安局、阿里老干部局等领导干部,高校思政课老师、老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等,在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党办高等教育宣传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和“建党百年”等历次党的集中教育活动中作出了应有贡献,在全国教育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作用。据统计,近年来每年有30000多人次接受培训。现已成为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研究中心及教育中心。
1.与新媒体的结合,适合并引领青少年的接受习惯和方式
采用VR\AR等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场景复原,虚拟场景体验,还原历史,让历史可感可触,让档案更有温度。集体宣讲校史档案加视频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足不出户走近校史档案。线下现场宣讲,让受众对象在现场沉浸式体验,感受红色档案的不凡魅力,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目标以及向全社会传递红色精神红色历史的目的。同时结合宣讲内容制作小视频,利用新媒体平台,网站、微信、抖音、快手等播出,实现了多形式的传播目的。现场宣讲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让观众虽不在现场,却可以体验到现场感,及时准确方便快捷了解现场情况,与现场进行互动。
2.叙事空间转换,创新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育人模式
针对青少年接收信息的特点及对场馆场地的体验感的喜好,利用校史馆现场教学场地的突出优势,增强育人沉浸式体验感受。利用新时代网络媒体的突出优势,结合vr/ar等多媒体手段以及视频直播互动等方式进行育人活动。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动互通,同上一堂课。在教育部举办的“慕课西部行”活动中,延安大学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的教学活动在校史馆进行,与上海大学的学生和老师联动互通,“在新闻历史的现场讲述新闻史上的人和事”,强化学生的现场体验感和情感认同,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延安精神特质的养成,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育人功能。
3.学生从接受主体转换为叙事主体,提升认同感,强化了红色校史档案的主体记忆
通过教师带学生讲,让学生成为叙事主体,成为红色校史档案的讲述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并且循环更替,从而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受到教育和影响,进而影响更多的人。请进来,走出去,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举办展览展示。学生成为叙事主体,作为红色校史档案的讲述者,对我校校史也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结合贯通融汇,丰厚育人内容效果
将育人融入课程中,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设定人生理想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学校,了解共产党的高等教育史,从而增强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爱校荣校,与学校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意识。高校红色档案故事的叙事依托一定事实、情节、结构和话语展开,营建出沉浸式思政育人“大课堂”,在复原再现历史的同时,也演绎出富有情感张力的 “红色记忆”空间。红色档案故事讲述由他者讲述向自我身份的中心迁移。作为“大思政课” 的延伸,红色档案叙事不仅是讲故事, 更在于讲 “我们的”故事。这将突破传统的被动关系模式,构建作为共同体的互动关系模式,在促进 “观者”身份认同的同时培育其历史自觉。这一自我身份不仅针对学生这一育人对象,同时包括档案工作者、思政课教师等在内的广大育人者,呈现为育人同时育己,形成真正意义的育人共同体。
5.学生全面参与育人活动各环节,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组建学生校史讲解团队、宣讲团、口述采访团队等,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仅2022年9月——2023年10月学生讲解团就针对高校师生、延安大学校友、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部队等进行过七百余次的校史讲解与宣讲,在一次次的讲解宣讲过程中,学生的讲解能力,表达能力,沟通组织协调管理等各种能力都得以提升。吸收和鼓励学生参与创作各类“红色文化”作品,包括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的录制与制作,其中文学院学生杜文佳、冯琴渝参与录制的《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生校史校情教育》专题课视频效果较好,有一定的教育示范推广意义。积极参与 “云上大思政课”平台,实现讲述主体扩充、讲述视角转换,使红色档案叙事延展到育人一线。
四、高校红色校史档案育人成果推广应用效果
(一)红色校史档案育人活动(均有图片或链接)
1.2022.9.29延安大学处级干部红色校史档案育人活动
2.2022.11.23学生讲解员于瀚程为入党积极分子讲解校史
3.2022级新生入学教育校史馆育人活动
4.2023.5.17体育学院档案育人活动
5.2023.5.28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校史育人活动
6.2023.6.9校史档案育人活动
7.2023.6.27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传承红色文化协同育人活动
8.2023.7.15陕西省教育基金会感谢信
9.2023.7.15乡村教师、贫困家庭学生延安大学校史馆育人活动
10.2023.7.16阿里老干部局校史育人活动
11.2023.7.16华南理工大学校史育人活动
12.2023.7.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实践校史育人活动
13.2023.7.18延安大学研究生夏令营校史育人活动
14.2023.7.19西安科技大学三下乡实践团校史育人活动
15.2023.7.29北京理工大学实践团延安大学校史档案育人活动
16.2023.8.6清华大学实践团延安大学校史馆育人活动
17.2023.8.18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青少年校史馆育人活动
18.2023.9.13文学院学生讲解员杜文佳为孙春兰副总理讲解校史
19.2023.9.20数计学院学生讲解员钟鑫悦为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做校史讲解
20.2023.9.26宝塔区青少年宫小学生走进延安大学校史育人活动
21.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校史馆育人活动
22.经管学院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23.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24.2023年10月31日邀请校史专家曾鹿平走进校史馆讲校史
25.2023年11月29日,淮亚莉老师的教师口语课走出教室,走进校史馆,开展“学校史、知校史、讲校史”现场教学课
(二)红色校史档案育人效果反馈
2023年4月7日,中国首位冬残奥“三冠王”杨洪琼一行参观延安大学杨家岭校区校史馆,杨洪琼说在了解我校历史的同时感受到了延安精神鼓舞人心的力量。2023年7月15日陕西省教育基金会组织山阳县石佛寺的优秀教师贫困学生来我校校史馆参观后,特地发来了感谢信。校史馆学生讲解员吴勋屏说档案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通过自己的记载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一份档案就是一份记忆,一份档案就是历史的传承。延安大学见习小红帽张旭哲说历史留存于档案之上,岁月凝结于档案之中,作为档案馆小红帽,我们应当继承学校光荣传统,保存学校历史,服务广大师生。延大附小孙亚莉校长说,从延安大学整个的历史能够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脚印,延安大学不管是在延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期间或是现在都为中国革命,为我们大西北,为我们全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各个方面的人才,通过参观,更加坚定要把延安大学附属小学办好,为延大发展做出贡献。历史学院雷升琴老师说延安大学校史馆也是延安精神的一个浓缩,同学们应从优秀校友,从我们学校的发展当中汲取力量,更加坚定地把红色血脉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后附部分活动图片)
2022级新生入学教育(校史馆育人活动)
2022年9月延安大学处级干部教育(校史馆育人活动)
2023年9月,孙春兰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馆
2023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参观
2023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结束延安大学红色校史教育
2023年11月29日现场教学
《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的校史馆教学活动
校史专家曾鹿平带您参观校史馆现场